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池州市总工会 发布时间:2024-08-20 10:44 |
下班刚回到家,女儿迫不及待地要跟我分享她看的绘本《我妈妈》,我赶紧放下包,匆忙地换上拖鞋,坐在沙发上兴致勃勃地听着她的讲解,回答着她的疑问,再配合地表达下我的理解,共同重温这本书的内容。这本书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绘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妈妈形象,内容有趣,画面生动。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常常会因为工作的事情影响陪伴孩子,但只要有闲暇时间,我都会珍惜为数不多的亲子阅读时光,而这一切都源于我的母亲。
一、梦初
我的母亲,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,小时候常听外公说,因为条件艰苦,家里兄弟姐妹多,经常吃不饱穿不暖,虽然母亲喜欢读书,但在上完小学后,就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了。与母亲年龄相仿的同学,有些家里条件好点的,继续上完初中,少部分上完高中,并被分配了工作。母亲也一直都很羡慕,上学读书也成了她一生的“缺憾”,但母亲依然喜爱读书,她喜欢文字里的世界,读“旧报纸”,也成了她少有的乐趣之一。有时遇到自己喜欢的一句话,母亲便把它记在自己的作业本上,那便是母亲的读书“笔记”。
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教育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。1992年10月12日,党的十四大提出,“到本世纪末,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,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”。“两基”的目标写进党的文件,写进国家法律法规。听父亲说,母亲看到新闻后,激动不已,感慨自己没赶上好时候,不过也庆幸她的一双儿女赶上了。她有个平凡的愿望,自己没读到什么书,要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,安心地读书。所以,除了务农之外,家里的缝纫机便是母亲收入的另一个来源。每晚,等我和弟弟熟睡后,母亲便熬夜参照书上面的样式制衣服卖,因为样式新手艺巧,母亲做的衣服很受欢迎。
二、逐梦
偶得闲散时光,母亲就刻不容缓地陪我和弟弟读书、写字。我依稀记得小时候,家里老房子门后的白色墙面上被母亲当作黑板,用烧焦的“炭火”代替粉笔在上面写字教我和弟弟认识。上学后,母亲也频频会抽出时间来督促我们读书,倾听我们分享每日学到的新知识,和我们一起探讨书中的难题,回答着我和弟弟的不解和疑惑。渐渐地,母亲被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难住了。我们些许有些得意,觉得自己“超过”了母亲,而母亲也不懊恼,对于我们的“小骄傲”,她甚至有那么点开心。我和弟弟用过的旧课本,母亲也总是小心翼翼地整理起来、收藏好。在她心目中,书本是神圣的。她一直强调书香文化。只要有时间,母亲还会反复翻出自己喜欢看的语文课本。她也常跟我和弟弟念叨自己上学那会儿,背书是班上最厉害的。
时光荏茬,岁月如梭。在母亲的陪伴和期许中,我和弟弟也阅读了不少书,家里的旧书柜里摆满了《三国演义》《红楼梦》《西游记》《水浒传》《名人名言》等。母亲也同我们一起阅读,不认识的字也会咨询我们,在悄然间,母亲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字,她幽默地说:“我现在墨水喝得也多了”。
我和弟弟“按部就班”地上完九年义务教育、读完高中、考上大学。期间,不乏一些小插曲,但母亲总会耐心地与我们沟通,她最喜欢给我们说教的内容是她栽培的太阳花。她说:“别看太阳花娇弱,但它生命力顽强,无论狂风暴雨,无论生处何地,只要太阳升起,它都能灿烂开放。”
2012年11月,十八大召开,我国教育正加速从“有学上”向“上好学”转变,进入“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”的内涵发展新阶段。有一天,母亲轻声问我:“读完大学你有什么打算?”我不以为意地说:“上班啊。”母亲神秘地说:“你也可以继续读研啊。”当时我有些诧异,一是因为我周边的同学都在准备上班,我也想早点上班贴补家用;二是因为当时农村许多人认为“女孩子读太多书没用,读到大学已经算圆满了”。而母亲却不以为然,她对我读研这件事很上心。她说:“现在国家教育政策好,读书还有补贴,如果能考上研究生,妈妈希望你读下去。”那年,我22岁。我突然有点读懂了母亲。
三、圆梦
有心人天不负,艰难困苦玉汝于成。通过努力,我顺利考上了研究生。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,母亲格外开心,好像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是她。那天晚上,母亲准备了丰富的一大桌子菜,还特地去超市买了瓶红酒来给我庆祝。那晚,母亲和我畅聊许久。
读研期间,有一次母亲说想去我学校看看,但估计她又害怕耽误我学习,在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后就再也没提过了。这一幕,我记在了心里。毕业那年,我带母亲来学校参观,母亲兴奋不已。到学校大门口后,母亲让我给她拍张照片留念。看到照片后,母亲笑着说:“我女儿读过的学校,我也算读过了。”说完用手捂着嘴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。后来,弟弟研究生毕业那年,也邀请母亲来参观了他的学校。母亲甚是自豪。在她看来,她的“读书梦”已如她栽培的那几盆太阳花,在无数个日夜后,顽强生长,最终姹紫嫣红。
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如今,我们已成家立业。母亲依旧嘱咐我们要多读书,读好书,充实自身,在自己的岗位上当好“螺丝钉”,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。受母亲影响,我也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“深化全民阅读”理念。在工作空隙之余,读一本好书,接受一次洗礼。坚持读书也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。
我特别喜欢杨澜说过的一段话:“我想,我们坚持读书是为了,就算跌入繁琐,洗尽铅华,同样的工作,却有不一样的心境;同样的家庭,却有不一样的情调;同样的后代,却有不一样的素养。”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那天,我也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各赠送了一本书:《亲子英文书》和《睡前故事300篇》,从小培养他们读书的好习惯,赓续母亲的“读书梦”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