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池州总工会网站!

无障碍浏览 | 长辈版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登录 | 注册

悠悠书香,母爱绵长
郑根华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池州市总工会 发布时间:2024-08-20 11:11

世上有一种花,绽放妈妈的微笑;

世上有一条河,流淌妈妈的歌谣。

世上最美的声音,那是妈妈的呼唤;

人生有一种回忆,那就是妈妈的味道。

2023年,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5年了,在这五千四百多个日子里,我每一天都会想起那苦命却坚强的母亲,常常偷偷落泪。

母亲在三岁时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,从此便不能下地行走,外公外婆驮着母亲到处寻医问诊,不知熬了多少偏方,可怜的母亲也不知吃了多少苦药,可两条腿始终无力地垂着。长大后母亲为了能帮家里做点活,便用两条小板凳一步一步挪动着自己的身子,扫地、烧饭、洗衣、缝缝补补,别的女孩能做的事她都能做,甚至做得更好。十岁时外公将母亲背进了学校,慌慌张张的母亲坐在教室一角,不敢看老师,不敢和同学说话,只知道埋头拼命地学习。生来就聪慧的母亲竟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了班级最高分,老师的惊讶,同学的惊叹,母亲终于敢抬起头来。她望了望窗外,自己虽然不能像同龄人那样奔跑、跳跃,哪怕正常行走,但是可以读书。读书让母亲仿佛获得了重生,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。

十八岁初中毕业,因身体原因母亲不能继续读书了,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父亲。父亲也是苦命人,十岁就成了孤儿,二十多岁从江北逃难到江南一带,跟着本地人挑土修建江堤,从早到晚做的都是苦力。两个苦命人走到了一起,原以为生活会更加艰难,但事实上,他们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。父亲忙着庄稼活,母亲就在家做家务。因为母亲读过书,常从村里借来一些种植方面的书籍,一边研究一边指导父亲怎样提高农作物产量,从播种、施肥到治虫、剪枝,终于使我们家棉花产量一跃成为村里第一。乡亲们口口相传,纷纷跑来取经。善良的母亲把自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,用当今的话来说,当时的父亲和母亲一下子在村里火了,人们无法想象,一个残疾女人竟然懂得这么多的学问!

两年后,我和弟弟相继出生,父亲和母亲望着眼前的一对小人儿幸福不已。父亲更加没命地在田间劳作,母亲在家除了料理家务还要养育孩子。要知道母亲是靠着两条板凳行走的,生活的不便,让她比一般的母亲要劳累得多。四五岁时,母亲便开始教我们背唐诗、唱童谣,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“小老鼠上灯台,偷油吃,下不来”……母亲还亲自制作识字卡片贴在墙壁上,教我和弟弟认字。母亲的钢笔字那么清秀好看,每认一个字,她都会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来,我们眨巴着大眼睛听入了迷,至今还记忆犹新。每晚我们都会依偎在母亲怀里,母亲拿出一本《西游记》的小人书,用她那温柔的声音,带着我们驰骋在梦幻般的神话世界里。我搂着母亲说:“孙悟空可以七十二变,我要他给您变出两条腿,这样妈妈就可以走路了。”母亲听了,笑得那么开心,笑着笑着却又哭了,一遍一遍抚摸着我的头。母亲抬头望着窗外的月亮说:“妈妈变出一个故事讲给你们听吧。”母亲指着月亮又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。我们睁着大眼睛遥望着那轮圆月,仿佛真的看到了美丽的嫦娥仙子。那蹦来跳去的是玉兔吗?那么雪白可爱,多想伸手去摸一摸。就这样,每一个夜晚,我们都在母亲的故事里酣然睡去。

渐渐我们长大了,读了小学,上了初中,母亲对我们的学业要求越发严格,尤其对我,母亲说女孩子一定要读书,多读书才有更高的素质,更好的修养,等有了家庭孩子以后,又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,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。中考结束,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池州师范,母亲的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骄傲!9月开学,父亲用扁担挑着被子和行礼袋,身体不便的母亲只能在家偷偷抹眼泪,临行前母亲再三叮嘱我:“去了城里读书,可以去图书馆看更多的书了,好好学习,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!”三年的师范学习期间,我和母亲每周通一封信,母亲说着家里的大小事儿,连鸡鸭下蛋的事儿也不落下,一字一句总是让我开怀不已;我则汇报我的学业,我又拿了一等奖学金。末了,母亲总不忘提醒我要将图书馆的书都看个遍,顺便也借几本回来让她看看。我回信道:母亲大人,我月底回家,给您借了一本《平凡的世界》,保你喜欢。

日子如流水般匆匆淌过,师范毕业,我走上了三尺讲台,因为爱读书,我的教学成绩在乡里总是数一数二。再后来,我也谈了对象,还没来得及带给母亲过目时,母亲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午后突然离开了我们!当我从学校飞奔到家,家里已是哭声一片,母亲躺在门板上盖上了白布。我扑在母亲冰冷的身体上,哭得撕心裂肺,我抱着母亲,一遍又一遍抚摸着母亲苍白的脸庞……母亲啊母亲,您说过要看我做新娘,还要教我怎么当妈妈的!为什么就这样丢下我们走了?突然觉得自己的天空瞬间塌了,我没有了母亲,我真的没有了母亲,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!我常常望着天空发呆,“蓝蓝的天空银河里,有只小白船,船上有棵桂花树,白兔在游玩……”,我轻轻唱着这首朝鲜童谣,母亲,您一定去了天堂,天堂里,你应该能正常行走了吧?坐了一辈子的板凳,我知道您一定是太累了。

第二年,我结了婚生了娃,看着孩子呱呱坠地,我也当上了妈妈。才月子里,我就抱着怀里的娃开始迫不及待地哼唱,哼着小时候母亲教给我的儿歌,唱着童年里百听不厌的童谣,“小燕子,穿花衣”“麻屋子红帐子,里面睡个白胖子”……我把母亲给予我的书香滋养一股脑倾注到孩子身上。三个月时,只要我一张嘴,孩子便眨巴着眼睛听我歌唱,那认真的样儿不正像儿时的自己吗?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神话。孩子两岁时,我便开始给他读绘本故事,每晚搂着我的娃读着《婴儿画报》,讲着乐乐和悠悠的奇妙之旅,从《婴儿画报》读到《幼儿画报》,再到《红袋鼠故事报》,孩子在故事中渐渐长大,聪敏而懂事,阳光而善良。

而现在,我的大宝上初中了,小宝也读幼儿园了,我给他们最好的爱便是一路陪伴来的悠悠书香。大宝学业再忙,仍保持每晚睡前看几页名著或杂志,读书让他视野开阔,思维缜密;小宝又开始靠在我的怀里听我讲着美妙的童话,《兔子先生的菜园子》《大树爷爷的空中学校》《太阳爸爸和雨点儿妈妈》……我会秉承母亲的教导,用爱浇灌成满屋的书香,让孩子们在书香里成长,一路走来,一路芬芳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上一条:书香识女人
下一条:与劳模为友
Baidu
map